海军潜水员,勇闯龙潭为大国重器撑起“保护伞
来源:中国网 2021年08月04日
        “无论职务如何变化,潜水员永远是我的‘第一身份’!”这是谭强的军旅准则,也是他迎难而“潜”的动力源泉。 摄影 李木强

高危行业,一干就是36年;龙潭险境,一闯就是3000余小时。

不惧“绝地”与“凶险”,甘之如饴地铆在一个岗位,倾注恒久的激情,揉进一辈子的青春时光,这不仅需要非凡的毅力和勇气,更源于发自肺腑的热爱。

谭强是北海舰队某勤务防救船大队防救技术处高级工程师、海军一级潜水员。1980年入伍,扎根防救事业36载,成长为海军部队仅有的2名高职潜水员之一。

海军专业潜水员主要担负援潜救生、海上救援、打捞沉物等使命任务,水下作业环境除了黑暗高压,急流、漩涡,绞缠、水生物袭击等危险随时有可能发生,给潜水员带来致命伤害。据某国际潜水组织统计,专业潜水从业人员中,90%都不同程度患有脊柱压迫性扭曲、腰间盘突出、膝关节风湿等多种病症。

这是一碗并不好吃的“青春饭”!每个潜水员都明白,在这个岗位干的时间越长,与危险打交道的机会越多,对身体健康的损害也越大。

海娃立下蛟龙志

1979年,盛夏,大连星海公园海边浴场,目睹同学从溺水到被安全员施救过程的谭强,从此与潜水结下不解之缘,并为之奋斗和奉献一生。

后来从这位安全员海哥口中,谭强才明白专业潜水员的海底世界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样斑斓,更多的是与黑暗、寒冷、逼仄、强压的环境打交道。巨大的落差让谭强有点望而生畏。

“我们的紧急任务,面对的基本都是灾难之殇和生命不可承受之重,有可能是飞机潜艇失事,有可能是客轮翻沉,海况都十分恶劣。你不知道,在现场,海难幸存者看我们的眼神,那真是生死相托的信任。似乎无论风浪再大,有我们就能保命,那种被需要的感觉,让我们能够不惧任何艰难险阻。”海哥的话触动了他。

一年后,谭强结束学业报名参军,经过一系列严格体检后,他顺利拿到“潜合”证明。3个月的新兵训练后,谭强如愿分配到某防救船大队潜水班。刚进大队不久,便迎来了大队成立26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。谭强第一次走进了荣誉室,大队成立以来历次完成的急难险重任务历历在目——刘家峡水库堵漏、珍宝岛打捞前苏军坦克、打捞“阿波丸”号沉船……他看着一张张发黄的照片,读着《救命大队传奇》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模事迹,深深感到“这不是一群人在战斗,而是一种精神在传承!”

恍惚间,他仿佛看见自己穿着潜水员的行头,义无反顾扎进冰冷的海里,英勇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,那种荣誉感像团烈火。 

小兵勇把重担挑

对潜水员来讲,要完成任务,强健的体魄是根本,过硬的心理是要求,精湛的技能是保证,三者缺一不可。同批兵里谭强的身体素质拔尖,尽快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,就成了谭强的“头等大事”。

为了学习潜水专业理论,谭强整日与书为伴,不到半年,大队常用潜水装具的性能指数、使用规程谭强都熟记于心。在水下切割训练中,别人一天练2瓶气,他却练3瓶气,手被电弧烫伤了,眼睛也被照红了,晚上睡觉时滴着眼药水,眼睛还是疼得闭不上。年底大队组织的潜水员大比武中,新兵谭强一鸣惊人,拔得头筹,被机关定为“苗子”重点培养,逐渐在各项任务中磨练摔打。

1984年是谭强的军旅转折之年,这一年他不仅首次随队执行大项任务,还因表现突出入了党、提了干。

那年,为支援地方经济建设,应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管局邀请,大队连续三年派部队到镜泊湖打捞木材。当时湖底的沉木堆积如山,既浪费了国家资源,又影响船只通行。谭强作为任务队伍里最年轻的潜水员随队出征。

打捞木材的任务看似简单,但十分艰苦和危险。初春的东北水下,即使做足了防护措施,每次作业2小时出水时潜水员的手都红肿如馒头,疼痛如抓伤。水下木头犬牙交错,堆积如山,稍不注意就会让木材堆轰然倒下,危及潜水员生命安全。

初生牛犊不怕虎。首次执行大项任务的谭强激情满格,特别是在早晨和傍晚水温最凉的时候主动请缨。在任务后期,谭强创下了单人一次打捞出33.67立方米沉木的记录。

1989年5月上级命令谭强带领潜水分队再次奔赴镜泊湖打捞沉木。虽然谭强有“由兵到官”的转变,但敢打敢拼勇当先锋的本色依旧,带领官兵累计从湖底打捞出沉湖木八千余立方米,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赞扬与好评,谭强因此荣立三等功。

越是险难越痴狂

多年来,无论是当战士,还是任潜水组长、打捞中队队长,或是防救技术处处长,官兵们对谭强的评价始终如一。“无论职务如何变化,潜水员永远是我的‘第一身份’!”这是谭强的军旅准则,也是他迎难而“潜”的动力源泉。

2002年5月7日傍晚,从北京飞往大连的某航班飞机在大连港上空失事坠海。一场搜索打捞人员和飞机残骸的战斗就此打响,时任副大队长的谭强领命率应急分队紧急奔赴事发海区。

水下,飞机残骸中随处可见罹难者尸体,残骸破碎的茬口像一把把锋利的尖刀,一不小心就会刺破潜水服。面对惨烈的场景,连久经风浪的谭强也不禁色变,但他知道,行动是最好的动员,他主动站出来带领一名骨干率先下水,抵抗住内心的恐惧,在残骸的“刀丛”中,艰难地把一具具尸体打捞出水。为了给遇难者家属更多的安慰,给事故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,谭强带领潜水作业分队在飞机失事海域连续作业7个昼夜,与地方救助局一起打捞出大量遇难者的残骸、托运物品和记录核心数据的黑匣子。

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专程登上作业船慰问,慨然题词,并与任务官兵合影留念。国务院“5.7”空难领导小组特赠送锦旗一面,上书:“功撼沧海水,情扬碧云天!”

这些年来,无论是上世纪“四川龚嘴电站”抢险施工、“胜利六号”钻井平台拔桩、“复洲湾粘土矿”抢险,还是近些年的“神五”“神六”系列发射保障、“通惠”轮援救、汶川地震失事直升机搜救、16舰试验试飞等重大任务,谭强始终挺立潮头奋勇冲锋,在浩瀚大海镌刻下道道印痕。

执着钻研敢为先

从行政岗位转任潜水工程师后,谭强的攀登足迹并未止步。

前些年,某新型潜水装具列装部队,由于是从国外进口,新装备除了性能说明书,并没有相应的训练中操作规则和流程,就好比空有一把绝世好剑却没有剑法。

为尽快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,谭强率领几名骨干组成新装具试用组,先从游泳馆开始探索使用,再到码头实际操作,初步摸索出一套规则后再通过海上大深度潜水进行检验。他还多次借助出差、参加研讨会、厂家下部队维护等时机积极请教和交流,吸取知识,借鉴经验。总结的装具操作指南,得到了兄弟部队和潜水员的一致认可。在谭强的倾力推动下,大队潜水员很快摆脱了对老装备的依赖,不到2年新装备就形成了战斗力。

一次,大队在组织潜水员执行某水下堵漏任务中遭遇了“滑铁卢”,因海况恶劣、舰艇结构复杂,任务几经周折才勉强完成。难题面前,谭强卯足劲儿决定研制一套系统化潜水作业水下模拟平台。50多个不眠夜、10余次修订完善,他和团队创新研制出水下堵漏训练模拟装置、法兰盘接力训练装置和潜艇救生装置等多件训练器材,成为基地范围内第一套系统的潜水作业模拟平台。

多年来,谭强用透支的身体和敬业汗水踏出了一串串闪光的军旅足迹:

—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潜水专业考评员,交通部救捞局高职评审委员会委员,海军防救装备采购专家组成员,北海舰队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专家库成员,海军潜艇学院兼职教授;

——主笔起草和参与制订了海军、舰队潜水专业十几类作业规章制度、技术标准、实施细则等,革新解决了重潜水头灯架、失事潜艇援救部位接头等多项装备维修和改造问题;

——撰写《大深度沉没弹体搜索打捞》等学术论文30余篇,先后多次荣获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、海军作战部队优秀科技人才奖,6次荣立三等功。

激情不与岁月老

前些年,鉴于谭强的丰富经验和优秀组织协调能力,转任防救技术处高级工程师的他,被大队党委委以全面负责潜水专业训练的重任。 “干潜水就是吃青春饭,虽然我的年龄不适合继续执行大型水下作业任务,但我有责任培养更多比我还强的潜水员。”谭强又向着培养壮大潜水员队伍发起冲锋。为了尽快让潜水员队伍形成梯次发展,无论寒冬还是酷暑,训练场上始终能够看到谭强的身影,1天8小时,1年120余天的码头潜水训练,近百天的海上勤务保障任务和大深度潜水训练,除了出差谭强始终坚持全程跟训参训,30多年如一日。潜水员水下训练科目多,为了切实摸准训练质量,谭强常常穿上潜水服入水查看,并在水下对年轻潜水员进行手把手帮带。每次接新装备后,谭强都会先自己“琢磨透”,再根据潜水员的技能水平制定出不同的训练计划,“因材施教”强化专业技能。

潜水训练风险性大,一名合格潜水员的培养周期需要数年的时间,为充实人才储备,谭强顶住安全压力大胆启用新人,施行“任务现场教、穿上装具学、水下作业考”的潜水员培养新模式,让他们在实践中消化经验、提升技能。他们当中,有5人因执行重大任务表现突出先后8次荣获个人二等功,1人被评为“海军十杰青年”,多人获得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、三等功等奖励……

在大队官兵看来,谭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专家、潜水行业领头雁,更是一个心系深海、献身使命的老兵,用青春岁月和智慧担当为“水下蛟龙”淬炼筋骨,助力他们勇闯龙潭为大国重器撑起“保护伞”。